食品级胶体磨也称胶磨机,主要由一固定表面和一旋转表面所组成,两表面间有可以微调的间隙。当物料通过间隙时,由于转动体高速旋转(3000~15000r/min),在固定体和转动体之间产生很大的速度梯度,使物料受到强烈的剪切从而产生破碎分散的作用,成品粒度达到2~50um,可用于混合、乳化等过程。胶体磨是一种较理想的超微粉碎设备,但对料水比有一定要求。
食品级胶体磨超微粉碎加工对食品物料性能的影响:
1、提高植物原料中有效成分的溶出
物料经超微粉碎处理后,基本上无完整的细胞存在,其细胞壁被破碎,胞内有效成分暴露出来,提高了释放速度和释放量。
2、提高原料中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
对于植物性原料而言,经超微粉碎后细胞破壁,当物料进入胃部后,有效成分迅速释放,可溶性成分在胃液作用下溶解,进入小肠后溶解的成分开始被吸收;另一方面,这些超细粒子因附着力的影响,易附着在肠壁上,排出体外所需时间较长,提高了其不溶性成分的吸收率。
对于以水不溶性物质为主的物料,提高物料细度即增强其表面效应、体积效应、量子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等,利于被肠胃直接吸收,增加了生物利用度。
3、赋予产品细腻的口感
巧克力细腻润滑的口感特性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,但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巧克力配料的粒度。分析表明,配料的平均粒径在25um左右且其中大部分质粒的粒径在15~20um之间,产品就有细腻润滑的口感特性;当平均粒径超过40um时,产品就明显感到粗糙感,巧克力的感观质量也就明显变差。
在巧克力整个生产过程中,粉碎操作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,粗磨和精磨均属于粉碎操作,特别是精磨(超微粉碎)对巧克力的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在棒冰、雪糕生产中,为了起到稳定和填充作用,防止冰晶产生,保证固形物含量,一般需添加相当数量的糯米粉或玉米淀粉,但效果却常是冰晶较多,口感粗糙。如果将糯米粉和玉米淀粉经超细处理后再添加,制成的雪糕、棒冰的冰晶就会明显减少,稳定性显著提高,口感细腻。
在牛奶生产过程中,利用均质机能使脂肪显著细化。若98%脂肪球直径在2um以下,则口感好,易于消化。植物蛋白饮料生产过程经过磨浆、均质工艺,可使蛋白质固体颗粒、脂肪颗粒变小,粒径达到1~2um,不仅赋予产品细腻的口感,还可防止蛋白质下沉和脂肪上浮,提高产品的稳定性。
4、改善原料的加工性能
超微粉碎不论对米粉或面粉的理化性质都有很大的影响,进而改变其加工性能。实验表明,随着米粉颗粒粒径的减小,其粒度分布范围减小,蛋白质含量、糊化温度、糊化液的透光率和冻融稳定性降低,酶解速度、糊化液热稳定性、冲调性能及溶解度提高,米粉的休止角和滑角增大,糊化液沉降性能和对蛋白发泡体系的持泡能力增强,耐酸性基本稳定。